大家都知道,买房子看房子大小最直观的数据就是看面积是多少,房价也是根据房屋面积来算的。但是房产证上产权面积并不是最后能够使用到的房屋面积,因为还要减去一个公摊面...
大家都知道,买房子看房子大小最直观的数据就是看面积是多少,房价也是根据房屋面积来算的。但是房产证上产权面积并不是最后能够使用到的房屋面积,因为还要减去一个公摊面积,而大家买房的时候也很关注公摊面积是多少,很多购房者希望公摊面积小一点,那么这里我们就来讲讲公摊面积多少才是合理的?以及公摊面积大小对于居住有什么影响?
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,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。现如今,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,商品房都是有公摊面积的。说白了,公摊面积是指归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一起使用的区域或空间。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:
建筑面积=套内建筑面积+公摊面积
公摊面积=公摊系数x套内建筑面积
公摊系数=总公共分摊面积/(套内建筑面积x总套数)
套内建筑面积=套内使用面积+墙体面积+阳台面积
房屋产权证上所标注的面积为商品房的建筑面积,公摊面积的大小关系到得房率的高低,如果公摊大的话,套内面积自然就小,反之亦然。
一般高层的得房率都在百分之八十左右,这也就是说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公摊面积。举个例子:就比如买了一套一百平米高层住宅,拿房的时候实际得到的面积只有八十平米左右,听起来面积是比较大的房子,但是在实际收房的时候瞬间就变得小了。价值一百万的房子,其中二十万是在给公摊面积买单。
公摊面积指的是各产权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积,主要包括电梯井、管道井、楼梯间、垃圾道、变电室、设备间、公共门厅、过道、值班警卫室、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。除此之外,还包括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等公用的墙体的面积。
1、梯户比:一梯一户、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的公摊面积是不一样的。
2、套内面积大小:套内面积房子大公摊面积就多点,房子小公摊面积就少点;
3、楼层高低:现如今带电梯高层、超高层住宅越来越多,由于楼层越高,那么电梯、消防等公共设施也就相应的越多,所以需要公摊的面积就越大。
对于购房者来说,买房子的话,如果公摊面积越小,那么购房者能够得到的实际使用面积就越多,也就是说这套房子的性价比比较高。但从另一方面来讲,如果房子的公摊面积太小了的话,那么在公共区域必须要有的一些设施设备能够占据的空间就小了,公摊面积偏低的话,则有可能无法保障业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建筑面积,低公摊面积是以牺牲社区的居住品质为代价的。
1、低层住宅
一般7层以下的房子就属于低层住宅,楼层低的房子有些是没有带电梯的,要知道电梯占据的这部分面积也是属于公摊面积的一部分,没有电梯的低层住宅相对公摊面积就会小一些了。通常低层住宅参与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/2,楼梯,楼梯间,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(热交换站、水泵房、配电室等),这类住宅的公摊率为7-12%。
2、小高层建筑
小高层是稍高于低层住宅的一种建筑类型,一般指的是7-11层的房子,这个楼层高度的房子大多数都是带了电梯的,没有电梯的话,对于住的稍微高一些的住户来说出行简直就是受罪。小高层的公摊面积就稍微高一些了,通常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%-15%之间,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,公摊系数在15%-20%之间。
3、高层建筑
高层建筑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建筑类型,高层建筑很好的利用了土地资源,不过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就更高一些了,高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用了空间,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用空间。高层建筑的特点就是垂直交通,所以还有“管道井”“强电井”“弱电井”等公用设施也构成了很大一部分的公摊面积,所以12-33层的高层住宅公摊率为14-24%。
很多人在买房的时候没有做好心理准备,当实际收房的时候发现减去公摊面积后房子的室内面积很小,但是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是非常常见的,公摊面积只要再合理范围内就可以了,买房的时候大家也要问清楚公摊面积的占比和面积数。